1、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的是
A.艾滋病
B.风湿性心脏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能力,一般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而不是自身免疫病。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体血液中的水分不能来自于
A.饮水
B.食物
C.自身物质代谢
D.空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血液中的水的来源的有关内容。人体血液中的水分来自于饮水和食物、自身物质代谢等,不能来自空气。D错。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巩固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渗透压等。
考点: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以及调节机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体甲产量增加的原因是第二次注射疫苗刺激体内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抗体;此过程属特异性免疫;故ACD错,B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体液免疫。
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关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赖于突触
B.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依赖于神经递质
D.双向传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结构突触,故A正确。当兴奋以电流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流(电信号),故BC正确。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为单向传递,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突触的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