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共同表现是
A.都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B.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
C.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D.细胞周期都变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癌变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A错;细胞癌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增加,B错;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C正确;细胞癌变细胞细胞周期都变短,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个含6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中,含鸟嘌呤400个,复制数次后,共消耗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共复制的次数是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DNA分子中A-T配对、C-G配对,故A=T、C=G,因此可计算得该DNA分子中的腺嘌呤为200个。根据公式:复制n次后,共消耗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A,将各项值代入,求得n=4。
考点:DNA复制过程中碱基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DNA复制过程中碱基的计算问题,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的细胞生理活动中,有可能表示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已经到了末期的是:
A.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活动加强
B.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
C.染色体螺旋化变粗,形成染色体
D.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细菌内只要含有P的结构都能被标记,除了DNA外,还有细胞膜、核糖体等结构,因此A选项错误;子代噬菌体的DNA是利用亲代DNA为模板(未标记的噬菌体)利用细菌的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由于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都被放射性物质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故B选项正确;根据DNA复制的过程可知,由于细菌的核苷酸有放射性,因此合成的所有DNA都有放射性,因此C选项错误;64个噬菌体,说明繁殖了6代,总共用了9个小时,说明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是1.5小时,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过程①②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C.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核基因不同
D.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程①是细胞分裂,过称②是细胞分化。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应该最低,故A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故B错误。人体的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其内所含的和基因应该是相同的,故C错误。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基因控制的正常的生理过程,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