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用同时被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
C.35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离心管沉淀物中
D.由于噬菌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需要寄生生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噬菌体要用活细胞,A错误。分别用被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B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器,D错误,本题选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理致癌因子的是
A.电离辐射
B.X射线
C.紫外线
D.病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电离辐射、X射线和紫外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病毒属于生物致癌因子。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致癌因子。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RNA聚合酶是由多个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它在基因表达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此酶的表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转运RNA的合成不需要RNA聚合酶
C.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结合成蛋白质
D.经逆转录后的基因表达必须有RNA聚合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RNA聚合酶是由多个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催化DNA转录为RNA。所以D项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某正常基因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顺序。A~D表示4种基因突变的位点。A处丢失T/A,B处T/A变成C/G,C处T/A变为G/C,D处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不同时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突变会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变化
B.B处突变对结果无影响
C.C处突变会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数量变化
D.D处突变会导致肽链的延长停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处突变,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变化为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B 处突变后,密码子变为 GAC,决定的仍为天冬氨酸,对结果无影响,C 处突变后密码子变为 GGG,色氨酸被甘氨酸替代,多肽链中氨基酸数量未变化,故 C 错误;D 处突变后,密码子变为 UAG 是终止密码,导致肽链的合成停止。 答案: C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观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②染色体变细伸长成染色质
③组成染色质的DNA复制?④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⑤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A.③①④⑤②
B.③④①⑤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④③⑤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②染色体变细伸长成染色质,发生于有丝分裂末期;③组成染色质的DNA复制,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④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于有丝分裂中期;⑤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顺序是③①④⑤②。
考点: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