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甲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乙图表示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丙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改变CO2的供应,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甲图中的叶肉细胞处于2℃的环境中,气体转移基本停止的原因是____。
(2)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在M点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
(3)乙图中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丙图显示,在光照下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此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物质A、B的浓度将发生变化。其中,固定CO2的化合物是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CO2转化的第一个产物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5)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CO2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
2、填空题 有两种植物,一种是阳生植物,一种是阴生植物。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阳生植物的叶片是________。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该过程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
(2)如果在某光照强度下,叶片放氧速率为零,其生理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600mol光子/m2·s-1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_________限制。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
(4)若绘制A、B两片叶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mol光子/m2·s-1时两条曲线相交,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人体内物质代谢以及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糖类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等过程转化为各种蛋白质
B.只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人就不会发胖
C.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发生功能障碍
D.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而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
4、选择题 某科学家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①本实验的实验组是曝光区,对照组是遮光区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饥饿”处理后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③④
5、连线题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________。
(2)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______上的____________分子,释放出______,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Z。
(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____mg。(相对分子质量:CO2—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