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约为原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则该细胞可能是
①人的肝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酵母菌细胞?④大肠杆菌细胞?
⑤人的成熟红细胞?⑥菠菜叶肉细胞
A.①⑤
B.②⑤
C.③⑥
D.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酵母菌细胞、菠菜叶肉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系统、膜的基本骨架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类(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每天的食物中应既有一定数量的植物蛋白,还应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这主要是因为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相比
A.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不同
C.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中有些必需氨基酸不同,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
C.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在结构上直接联系
D.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应该是其流动性;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但选择性降低,细胞膜运输能力下降,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减少;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无直接联系,两者之间的物质运输是由临近高尔基体的内质网以芽生方式形成小囊泡,小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将内禽物送入高尔基体腔中,起着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运输物质的作用;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可分解自身的生物大分子,以生产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在此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溶酶体内有50余种酸性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磷酸酶、糖苷酶、脂肪酶、磷酸酯酶及硫酸脂酶等。这些酶控制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大分子物质的消化。因此,溶酶体具有溶解或消化的功能,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 主要对包括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水解,从而形成小分子物质,进一步在细胞内被利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因此降解自身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考点:溶酶体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溶酶体的功能,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叶绿体和线粒体相同点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相同
D.两者都含有少量D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