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μg/L及30μg/L 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l)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____发生了改变。
(3)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竞争
(2)优势(地位)
(3)①.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 ②.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 更明显(或环境改变可导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如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调节。_______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负反馈? B.正反馈? C.激素? D.负反馈和正反馈
(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_。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3)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 A
(2)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 (次生)演替? ? 有机物
(3)生产者(植物)?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示中三种鸟类构成一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其营养级可能越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连线题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___________。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
(2)氮元素以N2、NO3-和________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_____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生物固氮、闪电固氮? ? 植物和微生物
(2)NH4+? 蛋白质、核酸
(3)对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4)①.丧失了植被对硝酸盐的吸收;②.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硝酸盐进入小溪
(5)T-A? ?U-A
(6)通过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最终变成N2返回大气、雨水的冲刷
(7)涵养水源、同化无机环境中的氮元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图方框内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分析同答:


(1)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的条数为_________条,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____________;图中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__________条。
(4)如果能量传递效率=(第n营养级摄取的能量)/(第n-1营养级摄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年内,“bi”的利用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
(6)“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昆虫→太阳鱼”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对太阳鱼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 太阳鱼和鲈鱼
(2)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
(4)18.52%
(5)未被利用,呼吸消耗,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
(6)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使能量损耗增加,减少了太阳鱼的数量;另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增加了太阳鱼的生态稳定性(合理答案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