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其中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
B.b表示神经细胞在静息时Na+的透性的变化
C.c能解释海带内的碘的浓度要比海水的碘高很多
D.海水盐浓度较高,c表示海水鱼的鳃向外泌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图可知,a是自由扩散,b是协助扩散,c是主动运输,A选项是表示水分子进入而不是出去,B选项表示的兴奋时钠离子内流的情况,C选项不能表明海带从海水中吸收碘,海水盐浓度高于体内,仍可将离子运送到细胞外,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将显微镜的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
C.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后使用。
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则:
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 + b)
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分子数-18*水的分子数=bc-18*(b-a)=b(c-18)+18a;蛋白质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b-a,则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b-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糖类、脂类占细胞鲜重的比例依次是7%~10%、1%~1.5%、1%~2%;其热量价依次是17.75kJ/g、17.15kJ/g、38.91kJ/g,由此可得出三者在细胞中的能量代谢方面的结论是
A.脂肪是主要能源物质
B.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C.蛋白质是主要能源物质
D.三者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能说明蛋白质、糖类、脂类供能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12年10月10日,69岁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57岁的布莱恩·科比尔卡因进一步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在工作机制,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信号接收器,下列关于G蛋白及G蛋白偶联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G蛋白的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B.G蛋白分子中氨基数等于羧基数
C.G蛋白偶联受体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有关
D.G蛋白偶联受体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G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A正确;G蛋白分子中氨基数和羧基数是否相等,要看R基团上是否有氨基或羧基,B错误;G蛋白偶联受体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有关,C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