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7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A.能进行自我复制
B.能进行转录
C.能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该事例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能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赫尔希(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巧妙的利用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的特性来研究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完全分离,可以单独的研究二者的功能,B项正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确定会裂解宿主细胞,但这并不是实验成功的原因,A项错误;即使不裂解宿主细胞,只要有办法提取出子代噬菌体,也完全可以按照原实验的方法进行离心以及放射性检验,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现出来
D.该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等位基因就是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而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位置不同不能称为等位基因。答案A错。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在减数分裂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答案B错。基因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才会选择性表达不一定都会表达,答案C错。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的碱基数A=T、G=C。
考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点评:识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C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B.图中的酶A、B、C都是蛋白酶
C.若基因A不表达,则基因B和C也不表达
D.图中①为基因表达过程,②为脱氨基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氨基酸C的合成的,所以A正确。图中只有酶A是蛋白酶;基因表达是相对独立的;②为氨基转换作用。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点评:本题以氨基酸C合成过程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实验课上,班级同学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与其他同学相比,某同学制作的装片在镜检时发现视野中长方形细胞偏多、存在明显的细胞重叠现象且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偏少,不可能的原因是
A.取材部位不合适
B.取材时间不恰当
C.解离时间不合适
D.所取根尖长势不够旺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离时间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压片用力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取材部位不好,处于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