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下边的概念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的碱基有5种
B.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
C.A与C交替排列构成E的基本骨架
D.B表示的是核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示可知,A是碱基,B是脱氧核糖,C是磷酸,D是脱氧核苷酸,碱基为A、T、G、C四种,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基本骨架。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不变
C.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最清晰
D.在分裂末期,细胞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不变;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数目清晰;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现,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考点: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各时期变化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示意图,此过程发生在

A.有丝分裂前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因为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细胞中;故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间期:与染色体复制有关的蛋白质来自核糖体
B.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后期:线粒体为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提供ATP
D.末期:形成子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豌豆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B错误,ACD的叙述正确,本题选B。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
点评:本题考察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的某些时期中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46(个)
B.若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23(个)
C.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2(组)
D.若表示减数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23(个)或46(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细胞含46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恢复体细胞数目,所以a=46,A项正确;若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分两种情况,着丝点分裂之前一条染色体有2个DNA分子,着丝点分裂之后有1个DNA分子,则a=1个,B项错误;人的体细胞中本来有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加倍,分裂结束后恢复两个染色体组,故a=2(组),C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数目两次减半,如果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由92→46,减数第二次分裂由46→23,故表示减数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23(个)或46(个),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