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新华网达卡2010年8月22日电,孟加拉国政府22日证实一名30岁左右的妇女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死亡。2009年我国也曾有人患过此病,经治疗已康复。治疗过程中医疗部门采集了两份甲流康复者血液,用于该甲流重症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甲流康复者血液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连线题 下图中A、B是人体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广的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的结构示意图。C、D分布在A、B的底部,无明显的结构特征。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观察图中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纤毛细胞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填细胞器)特别发达,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摆动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的方向。
(2)黏液腺细胞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细菌等异物,并湿润气管,其结构上与功能相适应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与所有上皮细胞一样,呼吸道上皮细胞也在不断衰老、脱落,并被底部向上推进的新细胞所代替。A、B、C、D细胞中,分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细胞C、D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最可能分化为黏液腺细胞。
(4)呼吸道黏膜中还存在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同时,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溶菌酶能够产生杀菌作用。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是人体免疫的第_____________道防线。某些情况下,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会自然痊愈,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类型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线粒体
(2)高尔基体(内质网)特别发达(高尔基体数量多)
(3)C、D ? D
(4)一、二(答全才可)?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下面是人工免疫治疗H1N1流感的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期结果:
实验原理:注射外源抗体可治疗H1N1流感。
实验目的:验证康复者血清能治疗H1N1流感。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H1N1病毒液、未患过H1N1流感的小白鼠血清(A)、患H1N1流感后康复的小白鼠血清(B)等。
实验步骤:
(1)取年龄、体重、性别、身体状况相同的若干健康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给甲、乙两组小鼠同时注射剂量相等的H1N1病毒液,使其患H1N1流感?
(3)给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血清A、B?
(4)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康复情况
(5)预期结果:乙组小鼠康复情况明显好于甲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成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胚胎干细胞培育成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C.树突状细胞与浆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D.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