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
B.过程②中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C.过程③发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
D.过程④为活跃的化学能全部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程④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体内需要的能量可以是热能也可以是机械能,渗透能等,D错误。ABC的叙述均正确。本题选D。
考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中代谢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生物工程中一般都要用到酶,下列酶中属于动物细胞工程最常用的工具酶的是
A.限制酶
B.DNA连接酶
C.果胶酶
D.胰蛋白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胰蛋白酶用于动物细胞培养中分散组织。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
A.维管束鞘细胞外有一圈叶肉细胞
B.维管束鞘以外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散乱
C.维管束鞘细胞较小
D.内含没有基粒的叶绿体
E.维管束鞘细胞较大
F.里面含有基粒的叶绿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比较大,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序,且含有正常的叶绿体,叶肉细胞能固定CO2,即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O2→草酰乙酸;维管束鞘细胞则将草酰乙酸→丙酮酸+ CO2, CO2再与C5结合→2C3被进一步还原。A指叶的结构,而B、C、D都指的是细胞的结构,故选A。
?
细胞大小
叶绿体大小
叶绿体结构
叶肉细胞
大
小
有基粒
维管束鞘细胞
小
大
无基粒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C 4、C5为实验组,C1和C 2、C 3、C 6均为对照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 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表中数据所加溶液可知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故A正确1-3和6均为对照,4和5是实验组,故B正确。实验5组中透明圈最大说明酶活性最高,故C正确。酶在过酸的调节下可能失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对信息提取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使用加酶洗衣粉去奶渍和血渍时,要用温水浸泡和搓洗
B.多酶片能帮助消化是因为其中含有水解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C.ATP可以改善心肌炎患者的代谢状况,因此,肌肉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D.在肌肉细胞中,虽然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ATP的含量很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在使用加酶洗衣粉去奶渍和血渍时,要用温水浸泡和搓洗,防止高温、低温影响酶活性;A正确,不选。
B.多酶片能帮助消化是因为其中含有水解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说明酶的专一性;B正确,不选。
C.ATP可以改善心肌炎患者的代谢状况,肌肉注射和口服效果一样好;C错误,选C。
D.在肌肉细胞中,虽然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ATP的含量很少,转化迅速;D正确,不选。
考点:酶的影响因素和作用,ATP的作用和含量。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