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c+d=e+f,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若a=b,且e<f,说明单侧光可以影响生长素在苗尖端的分布
D.若背光侧生长素较向光侧多,则会使背光侧细胞分裂较向光侧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对于向光性现象的解释有一种认为是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造成的,一种认为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在向光侧的部分分解,最后导致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解题时,需要树立实验的假设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意识。选项A:若“生长素分解说”成立,则a>b,c。选项B:若“生长素运输说”成立,则c+d=e+f,且e<f。选项C:黑暗中苗尖端由于生长素产生后向下均匀运输,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丁中的云母片未成功阻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仍会向光弯曲生长。选项D:单侧光下苗尖端向光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伸长,而非细胞分裂引起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幼苗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没有影响
C.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增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生长,A正确。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B错误。赤霉素可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C错误。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减少,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是通过减少生长素产生量而发生的
A.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B.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一段时间,促其早发芽
C.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D.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是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或侧枝的生长素浓度,而促进其生长;B项是增加赤霉素含量;C项增加乙烯含量;D项降低树苗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通过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提出了“尖端向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的观点
B.拜尔的研究证明,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不均匀分布,是向光弯曲的原因
C.温特证明,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D.生长素最早是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到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发现的相关知识。达尔文通过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提出了“尖端向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的观点;拜尔的研究证明,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不均匀分布,是向光弯曲的原因;温特证明,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最早是从动物的尿液中分离到的,而不是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到的。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B.番茄由青变红的过程
C.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D.二倍体的西瓜培育成四倍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激素的作用。
A.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正确。?
B.番茄由青变红的过程,乙烯催熟;正确。
C.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调节;正确。?
D.二倍体的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培育成四倍体;错误。
考点:胰高血糖素、植物激素和秋水仙素的功能。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