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没有关闭,乙植株气孔部分关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00(甲曲线的a点)和18:00时左右,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在6:00之前,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弱,故A错误;在18时后,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18:00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故B错误。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H]和ATP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故C错误。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之故;甲植物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借助曲线图,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
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
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中,同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每条链的顶端的磷酸只与统一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相连;除末端的脱氧核糖外,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相连。
考点: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记忆重现。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染色可以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B.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来的各种有机物
C.“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基本步骤是:培养不定根→低温诱导→卡诺氏液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常用0.3 g/mL葡萄糖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课本基本实验,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H1N1流感病毒中只有RNA,A错误。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不能将叶片摘下,在植株上直接实验,B错误。用0.3 g/mL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顺序已打乱的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细胞分裂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①②⑥
C.③⑤④①②⑥
D.③②④①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中着丝点分裂,属于后期;②中央出现细胞板,属于末期;③是间期;④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属于中期;⑤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属于前期;⑥已经分离形成两个子细胞,属于末期,且在②的后面。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是指植物细胞分裂故A选项不合题目要求;同源染色体配对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故B选项不合题目要求;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从中直接分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故C选项说法是正确的;动物细胞的两中心体是在分裂间期复制的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意在考查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理解能力同时注重类似知识点间的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