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据报道,科学家正在打造可适用于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下列关于此类细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叶绿体,可以独立完成光合作用
B.具有耐寒、耐热、抗干旱以及抗辐射等特征
C.进行无性生殖,不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
D.无染色体,只能在分子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故细菌内无叶绿体,A项错误;题干中指出要打造“地狱细菌”,表明火星环境极端恶劣,所以此类细菌得具有耐寒、耐热、抗干旱以及抗辐射等特征以适应极端环境,B项正确;孟德尔遗传定律针对的对象是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C项正确;细菌无染色体,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故只能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变异,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菌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人、噬菌体、SARS病毒的核酸中各有多少种核苷酸
A.8、4、4
B.7、4、4
C.5、4、4
D.8、5、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二个方面进行分析:① 核酸的种类。人为细胞形态的生命,具有DNA和RNA:噬菌体为DNA病毒,SARS为RNA病毒,只有RNA。② 结合[例1]分析知每种核酸对应4种核苷酸。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图2表示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根据测定的结果不可推知的是

A.番茄和水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均具有选择性
B.水稻培养液中Mg浓度的增加是根细胞分泌的结果
C.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和对水的的吸收不成比例
D.水稻对Ca和Mg,番茄对Si的吸收能力低于它们对水的吸收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浓度变化不同,可见番茄和水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均具有选择性;由于测定的是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含量,而没有单独测定Mg的变化,引起培养液总量的变化,所以水稻培养液中Mg浓度的增加无法推知是根细胞分泌的结果;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浓度变化,只能证明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和对水的吸收不成比例;Ca、Mg、Si的浓度增加,说明水稻对Ca和Mg,番茄对Si的吸收能力低于它们对水的吸收能力;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会分析坐标图及离子浓度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由于
A.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的生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生物体的生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由细胞来实现的。具体地说是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每个细胞的体积增大,对整个生物体来说则表现为体积增大、体重增加,即表现为生长。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一组是
①氧气的生成?②NADPH变为NADP+?③ADP转变为ATP
④光能转变为ATP中能量?⑤抗体的合成?⑥DNA复制和转录
⑦NADP+变为NADPH?⑧纺锤丝的形成
A.①④⑦
B.①③④⑥⑦
C.②④⑦⑧
D.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氧气的生成发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一定有膜结构;②NADPH变为NADP+,发生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没有膜结构;③ADP转变为ATP,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都有ATP的生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其它过程均不在膜上进行,故ADP转变为ATP不一定在膜上进行;④光能转变为ATP中的能量,一定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膜结构;⑤抗体的合成在核糖体上;⑥DNA复制和转录,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⑦NADP+变为NADPH发生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一定有膜结构;⑧纺锤丝的形成是细胞质基质中,无膜结构;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内与膜相关的生理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