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①O2?②抗体?③肝糖原?④血浆蛋白?⑤血红蛋白
⑥载体蛋白?⑦胰蛋白酶?⑧胰岛素?⑨尿素?⑩神经递质
A.①②③④⑦⑧⑨
B.①④⑤⑥⑧⑨⑩
C.①②④⑧⑨⑩
D.①③④⑦⑧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肝糖原、血红蛋白、载体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成分,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属于外环境成分,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选C。
考点:内环境的成分。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
A.直立生长
B.向左侧弯曲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燕麦幼苗在左侧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一侧生长素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向左侧弯曲生长。
考点:植物的向光性
点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形成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甲亢症与高血糖症相比特有的症状可能是
A.多食
B.多尿
C.情绪激昂
D.身体消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图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某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 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甲型流感病毒清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病毒进入后,T细胞受抗原刺激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故A正确;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依赖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故B错;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故C错;抗体是浆细胞分泌,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
C.若⑧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T细胞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血浆、淋巴液以及组织液,它们是细胞的生活环境,供给细胞所需的营养。但是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还是在细胞内,进行能量和物质的转化;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使机体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浆细胞)分泌抗体,没有识别抗原功能;效应T细胞 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而不是识别抗原。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