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单独生存的根瘤菌与侵入大豆根内的根瘤菌不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不相同
B.两者的新陈代谢类型相同
C.两者的固氮方式相同,
D.两者的生殖方式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单独生存的根瘤菌不能固氮。两者都为异养需氧型,但前者是分解者,后者是消费者。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B的浓度一定大于C的浓度
B.图乙中B的浓度一定等于C的浓度
C.图甲A中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乙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乙可知B中吸水比C中多,所以图甲中B的浓度高,A正确。乙图中达到平衡时,由于h1比h2高,所以B中的浓度大,B错误。图甲中由于B浓度大于C浓度,所以水分子从A→B比从A→C的速度快,C正确。图乙中达到动态平衡时,水分子由A→B和由B→A的速率相等,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的比为
A.1:2:2:4
B.1:1:1:2
C.1:4:1:2
D.1:2:1: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无单体,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0,DNA分子含有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团(远离腺苷的那个)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为ADP,同时释放能量
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 (远离腺苷的那个),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ATP简式A―P~P~P可知,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当在酶作用下水解时,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和磷酸,该键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从而保证能量的释放和储存。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和重新形成,不参与能量代谢。 ?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分子结构和利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装满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培养液甲、乙两只试管中,都用较强的光照射,只是把甲试管置于15℃、乙试管置于20℃的条件下,培养若干天。结果乙试管中的小麦幼苗重量比甲试管的增加较多,原因是
A.甲的幼苗光反应产物少,限制了CO2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少
B.乙的幼苗光反应产物多,能提高CO2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多
C.提高乙的温度,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促进光合作用,也促进矿质元素吸收,形成有机物多
D.降低甲的温度,限制了光反应,形成有机物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题干所述,相同的小麦幼苗培养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相同的光照,所不同的是温度。很显然,20℃与15℃相比较,酶的催化效率较高,呼吸强度较高,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较高,同时光合速率也较高,这样形成的有机物相对较多。故乙试管中幼苗比甲试管中幼苗的重量增加较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