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某植物在25℃环境中,氧气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分别是25°C和30°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时间内影响植物氧气吸收量的外界因素是温度
B.从b点开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如果将温度从25°C提高到30°C,则c点右移
D.如果从e点开始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则e点向右下方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解答本题是首先获取题干关键信息“25℃”和“30℃”,明确坐标图中曲线的变化原因及关键点的含义及限制因素,分析题枝判断正误。ab段对应的时间是无光照的夜晚,这段时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等多个因素,只能说主要因素是温度,故A错;当光合作用开始时,O2的吸收量开始减小,故B对;C项叙述的变化后的温度是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温度下c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等的点c点将向右移,故C对;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限制因素是CO2浓度,所以增大CO2浓度,会使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故D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除了外因外还有内因,内因一般是指色素的含量,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文字叙述,弄清研究的是哪一因素;这部分内容与农业联系密切,解答与农业有关的信息题时要注意与该部分内容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2、连线题 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_____。
(4)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5)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1)血液 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通道 胞间连丝
(4)B
(5)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生物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一定导致生物的进化
③抗体、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一定都存在于内环境中?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动物体内的激素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全部正确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全都不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蓝藻无叶绿体和线粒体,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有氧呼吸。生物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经过自然选择后才有可能引起生物进化。血红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但并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这个温度。动物体内激素本质有三种: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和固醇类。地理隔离不影响个体交配。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识记生命活动及生物进化的细节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内ATP含量很少;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TP的合成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前者是有机物的合成,后者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黑暗条件下,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可以产生ATP。
考点:考查ATP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只需熟记与ATP合成有关的生理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一个充分水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其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则细胞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充分水保和的细胞水势为0,放入任意浓度的溶液中,溶液的水势均小于0,所以水由水势高处向水势低处流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