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由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并且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酶可在细胞外起作用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与双缩脲试剂呈显色反应;少数酶是RNA,与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呈显色反应。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酶的化学本质,物质的合成与鉴定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停止后,细胞液浓度与其外界溶液浓度
A.基本一样
B.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C.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先大于后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洋葱细胞液浓度,细胞液中水分外渗,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当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质壁分离停止。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B.曲线b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
C.曲线c代表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D.曲线d代表染色体纺锤丝的长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的两个中心体在前期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前期结束两者距离达到最大,之后维持不变,故A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在前期、中期不分裂,距离为零,到了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最后接近细胞的直径,应为c曲线,故B错。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在前期、中期都为细胞的半径,进入后期着丝点分裂,两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距离都在缩小,平均距离也缩小直至为零,应为d曲线,故C错。前期纺锤体逐渐形成,纺缍丝的长度逐渐加长,前期结束纺锤丝的长度接近于细胞的直径,中期长度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纺锤丝长度变短直至为零,应为b曲线.,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能使烟草、大豆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的是
A.X射线
B.亚硝酸
C.振动
D.紫外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促进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方法中有物理和化学方法,振动属于物理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夏季在植株叶片水分蒸发过快而发生萎蔫的情况下,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所产生的CO2
B.细胞呼吸所需要的O2可以来自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
C.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D.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水分缺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夏季植株叶片因水分蒸发过快而萎蔫时,叶片气孔关闭,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由于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植株体内,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只能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又由于CO2的不足,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故A、C对,D错。植物细胞呼吸所需要的O2可以来自光合作用产生的O2,故B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