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不符合人体体温调节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当人觉得寒冷时,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保持体温相对恒定;B.正常人体温在一天内在狭小范围内变动;C.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能。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
C.兴奋由P向A点传递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递方向是一致的
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比在神经元间传递快,所以A点先兴奋、B点后兴奋;⑤是神经递质,可引起B兴奋或抑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都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可由P向B传递,但不能由B向P传递。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该药物作用的结构最可能是
A.神经中枢
B.突触
C.感受器
D.效应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我国科考队员已多次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到达后,他们生理上可能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A.机体耗氧量降低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C.体温显著下降
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南极环境温度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错误散热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加快,机体耗氧量增加,A错误,产热增加,体温不变,C错误。故本题选D。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知道人是恒温动物,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下体温都是如何调节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B.⑤处受刺激后③处可测到动作电位
C.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兴奋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突触中信号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传递的,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