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植物根部表皮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K+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土壤溶液中K+的浓度
B.细胞液中K+的浓度
C.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
D.吸附于细胞膜上的H+的数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吸收量取决于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
考点:考查主动运输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主动运输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生质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体的结构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B.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后,可以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其活力进行检查
C.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D.原生质体只能用于植物细胞工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生质体指用酶解法去除了细胞壁的保留生命活力的原生质,而植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的细胞都含有原生质,A是原生质层的概念,B通过观察渗透作用或细胞质流动实验即可,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所以C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原生质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过程产生ATP最多,过程②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B.进行②过程的CO2都来自大气,产生的有机物存在于液泡中
C.进行③过程时,需要水参与,产生少量的ATP
D.给植物浇H218O后,根细胞会产生少量C18O2,过程④不会产生H218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程②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A错误。②过程的CO2来自大气和线粒体,B错误。H218O光解产生氧气参与过程④会产生H218O,D错误。本题选C。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时,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使用该酶的最佳情况是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从曲线中看可以看出温度为60°~70°时,两个活性都在比较适宜的状态。故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评:信息题,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才能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必须先制备原生质层
B.“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需要运用细胞融合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植物组织培养中需要使用纤维素酶来分离细胞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先要进行灭菌处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