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从蛙后肢上分离的坐骨神经,若在电极a的左侧施加一适当的刺激,则

A.ab(膜外侧)之间会产生电流,方向为a→b
B.ab之间膜内侧电流方向为b→a
C.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D.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电流的方向是正电位流向负电位。若在电极a的左侧施加一适当的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为膜外为负膜内为正,当传到a时,a点的电位是负电位,电流的方向是b→a;当兴奋传到ab之间时a点的电位为正,ab之间无电流;当兴奋传至b点时,b点的电位为膜外为负膜内为正,而a处的膜外电位是正电位,则ab(膜外侧)之间会产生电流,方向为a→b。故A错误。膜内的电流方向为a→b、0、b→a。故B错误。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至未兴奋部位,膜内电流方向也是由兴奋部位传至未兴奋部位。故C正确。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中
B.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C.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主要方式是皮肤立毛肌收缩,降低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人体的温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错误。
B.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正确。
C.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错误。
D.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主要方式是汗腺分泌增加,血管舒张;错误。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问题常规,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并将其直接消灭
D.B淋巴细胞可被抗原-MHC复合体致敏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E.在免疫中,单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可将抗原分子降解成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属于第二道防线,在特异性免疫中能摄取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等重要作用;A错误。效应B细胞能分泌特异性的抗体,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抗原-MHC复合体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单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可将抗原分子降解成肽;D正确。
考点: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必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A错误。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抑制突触后膜兴奋;C错误。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兴奋的传导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指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上述ABC三项所
述均不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肌肉注射青霉素,是将青霉素主要注射到肌肉组织液中,
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
命现象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