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健康的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不会引起
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尿量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健康的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减少水分排出,尿量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
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
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60毫伏,故A错误;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A点的电位,故B错误;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故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人体血糖含量过高将导致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Ⅰ型糖尿病,对Ⅱ型则无效。为了进行一次医学测试,甲、乙和丙三名成年人禁食12h,然后各喝下含100g葡萄糖的溶液。在摄入葡萄糖后的4h内,定时测定每个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障碍
B.甲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C.乙患Ⅱ型糖尿病
D.丙的血糖浓度不会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1可以判断甲是正常人,乙和丙是糖尿病患者,由图2可以看出,乙胰岛素分泌不足,丙随血糖浓度增大,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所以乙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而对丙无效,即乙是Ⅰ型糖尿病患者,丙是Ⅱ型糖尿病患者。Ⅰ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障碍。甲是正常人,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由于丙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所以血糖浓度不会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故错误的选C。
考点:糖尿病成因的分析。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神经元及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需要消耗能量
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C.神经递质运输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体液的运输
D.某种毒素使钠离子通道蛋白的活性降低,此时测得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将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突触小泡中的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由于突触间隙中存在组织液,神经递质运输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体液的运输;某种毒素使钠通道蛋白的活性降低,此钠通道蛋白活性和静息电位的大小无关,静息电位的产生和钾离子通道蛋白有关。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把成熟苹果与未成熟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进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释放出了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新采摘的香蕉只有七成熟便于运输,所以把成熟苹果与未成熟香蕉密封在一起,苹果释放出了乙烯,促进了香蕉果实的成熟。
考点:植物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作用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