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下图l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l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图l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
C.图l中的丙组细胞有一部分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两图,图l中的甲组细胞位于图2中的OA段和DE段,故B项错误。 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BC段中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用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可使细胞停留在前期,从而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C.释放二氧化碳
D.生成大量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A.细胞呼吸需要多种酶参与,A正确,不选。?
B.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彻底,B错误,选B。
C.有氧呼吸形成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不选。
D.有氧呼吸生成大量ATP,无氧呼吸释放少量的能量,D正确,不选。?
考点: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
点评: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在黑暗条件下不合成有机物
B.叶肉细胞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均能产生CO2和消耗ATP
C.用纤维素酶处理后的植物细胞不发生渗透作用
D.松土能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某生物体的一个细胞内分离出的一个mRNA分子中,U占25%,A占15%,则依此为模板逆转录出的DNA片断中,胞嘧啶占
A.5%
B.25%
C.30%
D.4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25% 15%
mRNA __U__ A__C__G__
逆转录
DNA __A__ T__G__C__
__T__ A__C__G__
25%? 15%
故A=1/2(25%+15%)=20%?又A+C=50%?故C=30%
考点: DNA分子的相关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画出草图,把题目已知的条件标在草图中,再根据卡枷夫法则进行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不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性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底物是葡萄糖,故A错误;无氧呼吸的产物有可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不能利用二氧化碳来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B错;细胞呼吸只是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故C错;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H],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