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遇热不起作用
B.酶只能对物质分解起作用
C.酶必须在体内合成,并且在体内起作用
D.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酶的有关知识。绝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A错;酶只能其催化作用,B错;酶必须在体内合成,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发挥作用,C错;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
B.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以满足生理活动所需
C.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TP容易形成,也容易分解,所以储存少,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产物的叙述中,只适用于有氧呼吸的是
A.产生ATP
B.产生丙酮酸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当正常人深而窄的伤口内感染破伤风杆菌后,破伤风杆菌能大量繁殖而致病。推测破伤风杆菌的呼吸作用的方式是
A.需氧型
B.自养型
C.异养型
D.厌氧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深而窄的伤口内缺乏空气,说明破伤风杆菌的异化方式是厌氧型;破伤风杆菌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同化方式属于异养型。
考点:考查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
点评:难度较小,根据破伤风杆菌生活的环境判断其呼吸作用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e-f上升的因素是麦芽糖的量,而酶量为无关变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酶量一定”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在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都不发生变化,所以a代表麦芽糖酶,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和反应底物b专一性结合使b分解为c和d,A项正确;从图乙可以看出,e-f段催化速率随着麦芽糖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麦芽糖为单一变量,酶量为无关变量,B项正确;因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故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而导致催化速率下降,C项正确;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性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故无法用斐林试剂来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了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特点、影响酶的条件及还原性糖的颜色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