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了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常常采用根部带土和去掉部分叶片的措施,目的是
A.保护根毛,减少蒸腾作用
B.防止根部营养损失,增强呼吸
C.促进根的发育,降低光合作用
D.保护幼根,提高植物体温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幼苗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在植树过程中,幼苗的根不开避免的会受到伤害.为了提高树苗的吸水能力,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可以采取带土移栽,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幼苗的吸水能力;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树时去掉部分叶片移栽,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树苗的保水能力;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水分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绘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A.0℃~10℃
B.10℃~20℃
C.20℃~30℃
D.30℃~4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温度,由图可知,温度在25℃时积累量(光-呼)最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分泌吲哚乙酸的方式是c
B.垂体细胞通过①来识别促甲状腺激素
C.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
D.神经细胞在形成动作电位时K+的运输方式是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c方式的特点是需要能量、需载体蛋白,因此c为主动运输的方式,而植物细胞分泌吲哚乙酸为外排作用,A错;①为糖蛋白,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合成和分泌,不需要自身的糖蛋白来识别B错;图中②④为蛋白质分子、③为磷脂双分子层,具一定的流动性,C错;神经细胞在形成动作电位时K+外出,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图中a为协助扩散,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及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或化学能
C.ATP分子中有三个磷酸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D.O2进入肝细胞要消耗细胞产生的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碱基的连接是通过
A.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肽腱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DNA分子一条单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