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f>a=b=d=e>g>c
B.a=f>d=e>b=g>c
C.c>a=f>d=e>b=g
D.c>f=d>a=b>e=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a=b>c。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但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所有f>g>d=e 且f>a,综上所述f>a=b=d=e>g>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
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低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能抑制植物生长;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比单子叶植物高,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麦田,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又不影响小麦的生长。
考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关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防止果实脱落
C.获得无子果实
D.促进果实成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中,表明植物叶片中水势随着时间的变化。依照这种变化趋势下面哪种说法是真实的?

A.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降低,气孔阻力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B.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增加,气孔阻力降低;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C.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增加,且气孔阻力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D.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和气孔阻力都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E.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降低,且气孔传导性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第2—6天之间,叶片中水势下降严重,当降到某一临界值时,气孔开始
关闭,以减少水分散质,使叶片水势复原。在调节气孔关闭时上,脱落酸起主要作用。脱落酸(ABA)除具有促进脱落,促进休眠外,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一般来说,脱落酸在逆境条件下迅速形成,使植物的生理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所以脱落酸又称“应激激素”。最常见的例子是叶片在缺水时,叶片中的脱落酸迅速增多,引起气孔关闭,气孔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抗旱能力。随着气孔的逐渐关闭,气孔阻力增加。
第6—8天,叶片水势急剧上升,上述过程被逆转。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于顶端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恰好体现了生长素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B.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C.植物只有芽部位才会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D.顶端优势现象是因为重力使顶芽生长素大量向侧芽运输所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顶端优势的有关内容。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恰好体现了生长素两重性的作用特点,A正确;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的影响,B错;植物芽,根等均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C错;顶端优势现象是因为极性运输使顶芽生长素大量向侧芽运输所致,D错。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