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某研究人员将形态大小、生长天数相同的10株天竺葵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适宜的光照和黑暗环境中,在35℃以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单位:μmol?m-2·s-1)。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始受抑制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__。对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说,对热较为敏感的是________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
(2)该植物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____________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人员将天竺葵幼苗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①.该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光照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_____mg。
②.如果将该叶片先在10℃、5000勒克斯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置于20℃黑暗条件下4h,要使此叶的干物质量与黑暗处理前一样,则需要再在20000勒克斯、20℃条件下光照_________h。
2、连线题 下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下表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条件下,改变光源与烧杯距离测得的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和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5cm处,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是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______________。
(3)据表中数据估计,呈现如下图量变关系时的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4)金鱼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磷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A.外膜? B.内膜? C.基粒? D.基质
(3)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如图1),以CO2分析仪测定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之后应将上述装置置于________,测定相同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的是________。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重复以上步骤,结果如图2所示。光照1h,30℃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________mg。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
4、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的绿叶经光照24小时后,然后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
(1)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2)光合作用需要光?(3)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4)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 ]
A.(2)(4)
B.(1)(4)
C.(2)(3)
D.(1)(3)
5、连线题 下图中a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b图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

(l)a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甲过程中B是__________,其在_________中被消耗(答具体结构);乙过程中A是__________,其消耗于该过程的_________阶段。
(3)b图中从________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__________点有机物合成终止(用图中字母回答)。
(4)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