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此细胞中运出,不需要消耗ATP
C.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D.载体■和载体◆的组成单体相同,但结构有差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顺浓度梯度出小肠上皮细胞,故可知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消耗 ATP,通过协助扩散出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ATP。A、B项正确;同理可知,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协助扩散,C项错误;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但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载体的结构不同,运输的物质也有差异,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个氨基酸分子进出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A.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里吸收氨基酸是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氨基酸则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基底膜入血。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以圆圈代表)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Ⅰ<Ⅱ<Ⅲ
D.Ⅰ<Ⅲ<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Ⅰ溶液中,细胞大小不变,用的是等渗溶液;Ⅱ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应该是高浓度的盐溶液;Ⅲ溶液中,细胞吸水变大甚至涨破,用的是低浓度溶液,因此三种溶液的浓度Ⅱ>Ⅰ>Ⅲ,答案选B。
考点: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
点评:此类试题,考生需要理解渗透原理才能解决问题。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先在清水中观察,发现保卫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开放,然后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取代清水,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而细胞在两种不同的物质溶液中,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所以并不是浓度决定的。所以可以据此推知原因在与载体的数量是其限制因素。而与载体有关的运输方式包括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选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