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拉马克
D.摩尔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检验429人ABO血型,Ia频率为0.24,Ib频率为0.06,i频率为0.70,那么O型血的人数应该是
A.200人
B.210人
C.220人
D.230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因为O型血人数应是0.7×0.7×429=210。?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有: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DNA上比较大的区段发生改变,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上个别核苷酸的改变
B.基因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不能发生回复突变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鉴别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只是个别碱基对的改变,这种微微小的突变难以用细胞学检查,而且突变可以回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DNA区段改变,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因此可以用细胞学检查来进行鉴定。两者遗传效应的大小要看觉得的性状如何,不能简单地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研究发现,将同种果蝇分别在淀粉培养基和麦芽糖培养基上培养多代,果蝇仍倾向与在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交配。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
B.这种交配偏好可视为一种选择作用
C.长期选择性交配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差异
D.出现了选择性交配说明果蝇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两类培养基的碳源不同,所以为果蝇提供的生存环境不同,A正确。交配时,仍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这是一种选择作用,B正确。在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基上的果蝇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交配时,果蝇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但也可与其它果蝇交配,未产生生殖隔离。如若发生生殖隔离,则不能交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培养、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马和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是64和62条。人们将马和驴杂交产生骡,骡具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在农业上被广泛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和驴杂交产生骡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
B.人为杂交条件下
C.马和驴之间会发生基因交流
D.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是一个新的种群
E.骡具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的变异来自于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马和驴杂交之后,虽然能生出骡,但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32+31=63条,在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紊乱的现象,不能正常地产生配子,因而不育不属于新的物种。骡具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是因为获得了双方的遗传物质,来源于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物种的定义及生殖隔离的定义。
点评:两个种群间不能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称为生殖隔离,马和驴所产的骡符合此定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