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B.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C瓶中的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实验。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装置A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影响实验结果;A不选。
B.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为了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从而减少实验误差;B不选。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装置B是若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了。C不选。
D.C瓶用的是不透光的玻璃罩,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选D。
考点:细胞呼吸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装置,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分子,释放大量的能量
B.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成丙酮酸,生成[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C.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H]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完成的
D.光合作用产生[H]参与了暗反应中还原C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分子,释放大量的能量;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生成[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光合作用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还原C3。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②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中需加入聚乙二醇等诱导剂
C.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抗体
D.过程④所产生的抗体能治疗SARS患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干细胞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细胞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丙细胞是杂交瘤细胞,特点是能无限繁殖和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能特异性与抗原结合,但是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故选D。
考点:细胞分化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提升了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A.3:4
B.4:3
C.1:2
D.2: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有氧呼吸消耗一分子的葡萄糖产生6分子的CO2,消耗6分子的O2,无氧呼吸消耗一分子的葡萄糖产生2分子的CO2,所以消耗氧气与产生的CO2体积比为3:4。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