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_________、G1___________、G2__________。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元素磷分别是:条带①_________,条带②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6)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则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含有的标记元素应该是________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P、32S、35S D.33P、32S、35S
2、选择题 未被标记的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二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基中再次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情况为
[?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3、连线题 为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含3H标记物的培养基处理蚕豆根尖细胞(2n=12),待其完成。此分裂后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液中,再让细胞连续分裂两次,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检验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的放射性。据此实验分析回答:(秋水仙素作用不影响复制,但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1)实验所用的细胞材料最可能取白蚕豆根尖的______区,处理根尖细胞的3H标记物最可能是_______。
(2)带上3H标记的根尖细胞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如果DNA的半保留复制假设成立,实验结果应为: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全部都显示放射性,其中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放射性显示情况是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放射性显示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进行离心,请参照下图①②③,在④中标出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并在括号中写出各自的比例。
4、选择题 将标记的DNA分子放在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的DNA占总数是
[? ]
A.1/16
B.1/8
C.1/4
D.1/2
5、选择题 如图①②③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三个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①②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参与
D.①③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