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高等植物细胞中与葡萄糖生成和彻底分解有关的细胞构造依次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和细胞质
C.叶绿体、内质网和线粒体
D.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其主要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彻底分解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再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不再具有活性,所以活性不发生变化;故选B。
考点:PH影响酶的活性。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需在理解胃蛋白酶的最适pH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进行质壁分离实验,需选择较高溶液浓度进行实验的材料应是
A.蓝藻
B.黑藻
C.洋葱鳞叶
D.葫芦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洋葱是旱生植物,黑藻和蓝藻是水生生物,葫芦藓是阴生植物,所以洋葱鳞叶的细胞液浓度最大。故洋葱鳞叶进行质壁分离实验,需选择较高溶液浓度进行实验。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的曝光部分颜色变蓝,说明生成了淀粉;因为没有用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变蓝部位是叶绿体,所以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要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需要用同位素标记法。故答案选A。
考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点评:基础题,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做法是: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并选出不正确的说法

A.图中A、C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很大的不同
B.A→B段,O2是限制根细胞对Si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在C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Si的吸收而表现为M1的曲线
D.氧分压为8时,AC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水稻吸收矿质元素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矿质代谢及影响因素,综合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A点只进行无氧呼吸,C点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酶有很大不同;A→B段,随氧分压增大根细胞对Si吸收速率也增大;由于受载体数量的限制,氧分压增大到8以后,AC曲线只能演变为M2形态,所以中耕松土也无济于事,因此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