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物蔗糖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B.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由叶绿体的基质到类囊体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溶于水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ATP的有关内容。光合作用产物蔗糖中的化学能来自ATP和NADPH,A错;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由叶绿体的类囊体到基质,B错;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溶于水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真核细胞某基因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 =3:2
C.因基因中碱基A与T配对,故细胞中的A与T的数量一定相等
D.将该细胞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并非全部DNA分子含15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三个装置都能改变钟罩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设计实验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经过了很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列科学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先后顺序
A.普利斯特利? 鲁宾和卡门? 英格豪斯? 卡尔文
B.英格豪斯? 普利斯特利 ?鲁宾和卡门? 卡尔文
C.英格豪斯? 鲁宾和卡门? 普利斯特利? 卡尔文
D.普利斯特利? 英格豪斯? ?鲁宾和卡门? 卡尔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不知道更新何种气体。
2.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明: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即光合作用条件需要?光 。
3.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和吸收的气体分别是O2和CO2。
4.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实: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5.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6.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体剧烈运动容易使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某种物质大量积累使肌肉酸胀乏力该物质为
A.二氧化碳
B.乳酸
C.酒精
D.丙酮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故答案选B。
考点:无氧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