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合理施肥,保证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才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氮能使叶面积增大,增大了光合面积
③磷是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
④钾可促进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增大光合面积不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但增大有效光合面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三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A.60个
B.80个
C.l20个
D.I80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的考点是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解此题不但要注意运用碱基互补配对的知识,还要特别注意DNA无论复制儿次,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两条链是亲代DNA保留下来的。解题思路是先求出一个DNA分子区段上胞嘧啶的个数,再求出新合成的DNA所需的胞嘧啶数 (要去除亲代DNA分子中所含的胞嘧啶数)。根据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T=40,A=40。那么,C=60,G=60,因复制2次得到4个DNA分子区段,共有8条单链,去除亲代DNA的两条链,还有6条链可组成3个DNA分子区段,因此,需要的游离胞嘧啶数为:60×3=180,故确定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染色体数目减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并且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所以选B。
考点:细胞分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特征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生理功能或生化反应与ATP的消耗有关的是
①光反应 ? ②暗反应 ? ③叶肉细胞吸收CO2 ? ④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
⑤DNA复制 ⑥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⑦神经传导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①④⑤⑦
D.③④⑥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光反应水的光解产生的ATP作为暗反应的原料,参与有机物的合成,②符合题意。叶肉细胞吸收CO2是通过自由扩散,不需消耗ATP,③不符合。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是主动运输,要消耗能量即ATP,④符合。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条件,⑤符合。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可以产生ATP,⑥不符合。神经传导兴奋需要消耗能量,⑦符合。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形成和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纺缍体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染色体行为也有差异;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的图象,可见纺缍丝牵引着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向两极缓慢移动;
C.蓝藻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细胞赤道板上,末期细胞中央由高尔基体囊泡形成细胞板,之后形成细胞壁;
D.人的受精卵卵裂时,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在纺缍丝的牵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西瓜芽尖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没有差异,所以A错;观察有丝分裂图像时的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看到纺缍丝牵引着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向两极缓慢移动;蓝藻是分裂生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C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