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甲图中的c点),C正确;氧浓度为d时,CO 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故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物质转变图解。下列对该图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从能量分析,“光能”最终要变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其途径为:光能—→ATP等中的化学能—→(CH2O)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B.从物质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氢只来自有机物
C.从图中可知,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H2O)并不需要穿膜,可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
D.在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0时,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相等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0时,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要大于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它还有一部分有机物被其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消耗了,从能量分析,“光能”最终要变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其途径为:光能—→ATP等中的化学能—→(CH2O)中的化学能这是光合作用过程,(CH2O)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这是细胞呼吸过程,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形成CO2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细胞质基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其反应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真核细胞某基因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 =3:2
C.因基因中碱基A与T配对,故细胞中的A与T的数量一定相等
D.将该细胞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并非全部DNA分子含15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
A.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B.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用抽样检测法,观察记录数据,然后制成坐标曲线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错。在鉴定还原糖时不能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因为甘蔗中含有的是蔗糖,B错。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因为水进入液泡,色素被稀释,D错。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用抽样检测法,观察记录数据,然后制成坐标曲线。
考点:考察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还原糖的鉴定、种群数量的变化,渗透作用,要求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