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1)为了调查某一种草的数量,应采用____________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
2、连线题 PCR技术可扩增DNA分子,电泳技术是将待测样品放在光滑的凝胶薄膜上,加上直流电场,利用分子带电荷不同分离和分析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片段等有机物。这两项技术综合应用于现代刑侦,可以获得最可靠的证据。如下图所示是一次寻找嫌疑犯的测试结果:图甲是把遗迹中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将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图乙是通过提取罪犯B遗迹DNA和四位嫌疑犯的DNA进行扩增,并采用特定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

(1)在同一电场下,由于蛋白质或DNA的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方向或速度,从而实现样品的分离。
(2)在电泳过程中,带电分子会向着__________的电极移动。
(3)由甲图得知,多肽由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由乙图可知B最可能的对象是___________。
3、连线题 下图是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变化的一部分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两图可知,在35℃时,水稻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___________的。
(2)A图中__________℃时,催化效率为0,此时酶的活性__________。在A图中画出0℃-35℃的催化效率曲线。
(3)在B图中画出100℃-35℃的催化效率曲线。之所以这样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不同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什么?
[? ]
A.纤维素,自然选择
B.磷脂,地理隔离
C.糖蛋白,生殖隔离
D.酶,生存斗争
5、选择题 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