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从左至右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有


A.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是双向的
B.K+外流和Na+内流过程都不消耗ATP
C.Na+内流可能与局部电流的刺激有关
D.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可能与K+外流有关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如图所示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横坐标不是时间,而是位置。本题是在同一时刻不同位置的神经纤维的冲动图,此时从左到右是“极化,复极化,反极化,去极化和极化”, Na+内流可能与局部电流的刺激有关,是被动运输过程,产生动作电位,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可能与K+外流有关,是主动运输过程,复极化,所以CD选项是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组成
B.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其结构基础是突触
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反射弧单方向传导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总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知识点为神经调节。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A错误。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为突触,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上因此兴奋的传递为单向,B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形式包括电信号和化学信号,C错误。兴奋若在神经纤维的一端产生,可能为单向传导,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HCO3—
B.NaCl
C.ATP
D.K+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浆中存在H2CO3和HCO3-缓冲溶液,维持血浆或细胞外液的PH值的相对稳定。通过HCO-与乳酸作用,维持PH稳定。
考点: 考查PH值的相对稳定。
点评: 内环境中主要是H2CO3和HCO3-维持PH相对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速度慢,因此刺激C处,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故A错;D点处于突触后膜的神经元上,因此刺激D时,肌肉不能收缩,故B错;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C正确;根据乙图的结构可知,兴奋的方向是F→E,因此兴奋不能从E→F,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
D.热量的散出都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体温调节的有关内容。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下丘脑,A错;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B错;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C正确;热量的散出的形式多样,有肺的呼气,肾脏的排尿、汗液的蒸发等,D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