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
B.发酵过程分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分析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泡菜制作是以乳酸发酵为主,同时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兼有蛋白质分解的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冷加工方法,对蔬菜的营养成分、色香味的保存十分有利。千百年来,泡菜不但以其酸鲜纯正、脆嫩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悠长的特点吸引众多食客,还因其开胃口、促消化、解荤腥、增食欲的功效为世人所接受。泡菜的制作工艺如下:选料→预处理→配制调料→泡制。泡菜的制作看上去很简单,但要泡出色香味形俱佳、营养卫生的泡菜,应该掌握原料性质,注意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装坛等技术。如调料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泡菜坛的选择亦关乎泡菜制作的成败。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从其结构分析,属于哪类生物?
(2)请用反应式表示出乳酸发酵的过程。
(3)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试说明其原理。
(4)试讨论泡制泡菜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
参考答案:(1)属于原核生物。

(3)为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4)需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某同学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每隔3~4天测一次亚硝酸盐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

(1)在下图中绘出1号坛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图。

(2)结合曲线和表中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
(3)3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何差别?原因何在?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应如何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
参考答案:(1)

(2)3个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同,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却基本相同。在腌制后的第4天,3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都达到最高峰(1、2、3号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达到0.60mg/kg、0.20mg/kg、0.80mg/kg),而第10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茵),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3)3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含量2号坛最少,3号坛最多。3号坛亚硝酸盐含量多的原因是泡菜在腌制的过程中被污染。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注意腌制时间,控制好温度和食盐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下图),正确做法是

[? ]
A.适量的酵母菌
B.将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C.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开阀b通气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