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癌细胞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下列有关癌症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癌细胞是细胞分化异常的结果,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B.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的数量减少,易扩散。细胞癌变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C.利用癌细胞和浆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可产生杂交瘤细胞。利用杂交瘤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抗体。
D.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基因突变,是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癌细胞癌变的机理,癌细胞在医学中的应用,以及癌变与分化的区别。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癌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在外界因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进行的。既有外界因素的作用,也受内部因素的作用。不是单纯的外界因素的作用。癌细胞与浆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备了恶性增殖的特性和产生抗体的能力。细胞分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常分化的细胞不会出现癌变。癌变的细胞是原癌基因被激活,也就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表示基因,其载体都为染色体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主要发生在核糖体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中能产生水,并消耗能量
D.图中④物质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所以图中①表示基因,其载体主要是染色体,此外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故A错;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故B错;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脱水缩合,能产生水,并消耗能量,故C正确;RNA包括mRNA、rRNA和tRNA,所以图中④是tRNA,其上有反密码子,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运载相应的氨基酸,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图,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宽形叶和窄形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
B.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C.水上部分既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也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D.基因型相同则性状相同,基因型不同则性状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故AB错,C正确;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可能相同,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对性状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研究发现,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癌变前衰老肝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D.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衰老细胞是被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吞噬,或细胞自身启动程序性死亡机制,溶酶体释放各种水解酶,进而消化自身细胞。所以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会不断积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假如某段RNA含碱基A10%、C20%、G40%,通过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中,碱基T的比例为
A.10%
B.20%
C.25%
D.4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RNA中的U算出来是100-10-20-40=30,所以逆转录后DNA的一条链中的T是A所对应的个数是10,但是DNA还有另一条链,另一条链上的T是第一条链中的A所对应的个数,A的个数又等于RNA中U的个数(30),所以总共的T是10+30=40。这是两条链的,所以40/200=20%。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