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
D.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①~⑤分别是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突触间隙。突触小泡中的物质(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消耗能量ATP,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兴奋的传导;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先后经过电流计指针,则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线粒体中基因遗传时属于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特点,即其中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外祖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要摘去顶芽,使侧芽的生长素含量
A.增加
B.抑制侧芽的生长
C.增加
D.促进侧芽的生长
E.减少
F.抑制侧芽的生长
G.减少
H.促进侧芽的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去除顶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侧芽没有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血浆中含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处于稳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控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仅血浆成分稳定,不能确定机体处于稳态。所以D错。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血浆蛋白质含量较多,组织液淋巴蛋白质含量较少。CO2、尿素、神经递质等处于内环境中。抗原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中。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什么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
D.肾上腺和下丘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渴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而感受到体内水分变化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中,所以B选项正确。A选项顺序颠倒,C选项是分泌细胞,垂体是内分泌腺,不可能是神经中枢,C错误,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中枢,但不是渴觉产生中枢,D错误。
考点:考查水平衡调节。
点评:水平衡调节的渗透压感受器和神经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图1为电磁波与可见光之光谱图。某种虚拟深海乌贼视觉仅能侦测紫外光,且其视神经受到光的激发后会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若将这种乌贼之眼球及其视神经取出,并于黑暗中把少量放射性钾离子注入视神经细胞内,然后置于生理食盐水中进行实验。

照射下列何种波长的光线会造成生理食盐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
A.300奈米
B.10微米
C.500奈米
D.50微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10微米=104奈米? D 50微米=5×104奈米
照射紫外光会造成生理食盐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紫外光的波长小于400奈米,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