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mR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RNA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细胞中哪一种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胡萝卜根部细胞
C.兔的肝脏细胞
D.鼠的神经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而且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低于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兔的肝脏细胞和鼠的神经细胞都是已经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全能性相对较低;胡萝卜根部细胞是分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植物细胞,全能性相对较高,容易表达出来。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全能性大小的比较。
点评: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幼龄细胞>衰老细胞。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同一个体的两个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
A.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tRNA种类不同
B.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mRNA碱基序列不同
C.这两类细胞的核DNA不同
D.在这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mRNA的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与tRNA无关,A错误,B正确。这是同一个体的两个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来的,核DNA相同,C错。翻译过程中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相同,D错。
考点:翻译的过程。
点评:同一个体的体细胞来自同一个受精卵,其遗传物质相同。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在不同的生物体内也是相同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时,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下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X174噬菌体的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假设正链中(A+G)/(T+C)=m,则负链中(A+G)/(T+C)=l/m
C.基因D、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分别是UAA、UGA
D.基因D、E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物能够生存下来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A正确。因为在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所以正链和负链中(A+G)/(T+C)互为倒数,所以B正确。基因D、E终止的碱基组成分别为TAA和TGA,所以它的负链中对应的碱基组成分别为ATT和ACT,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产生的终止密码是UAA和UGA,所以C正确。由于基因D、E的起始位置不同,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最终转录成的mRNA密码子不一样,所以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也不相同,故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B.中期时着丝粒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
C.后期时染色体解凝聚成为染色质丝
D.末期时通过形成环沟进行胞质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没有此变化,A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中央的赤道板,而纺缍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缍丝形成的,故也可说着丝粒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B项正确;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移向细胞的两极,染色体解凝聚成为染色质丝是末期的特点,C项错误;末期植物细胞通过细胞板形成细胞壁进行胞质分裂,而动物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进行胞质分裂,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