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以下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不是感受器
B.图中显示的神经元细胞体共有4个
C.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C处
D.图中共有突触4个,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神经中枢中突触的结构,可知④为感受器、①为效应器、③为传入神经、②为传出神经。效应器一般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图中黑色膨大部分为神经元细胞体,共4个。图中C表示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错误的,因为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反向传递。图中共有5个突触,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增加。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图2中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D.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未处理),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错:K+的分布,不管在静息时还是兴奋时,都是内高外低,所以甲(膜内)处肯定比乙(膜外)处高;B错:因为在静息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0,(膜内任两点之间也是0);给C处刺激,右电极处电位呈负值,但是B处电流阻断,所以A左电极处电位仍呈正,结合图1,此时装置所测电压应呈正值,C错误;刺激A时,当兴奋传至左电极时期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结合图1可知此时电压为正值,随着兴奋传至两电极之间,电压恢复为0,当电压传至右电极时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同样结合图1可知此时电压为正值,故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未处理),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不包括下列哪一组成系统
A.神经系统
B.反馈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免疫系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体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T淋巴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中产生并成熟
B.能释放淋巴因子,加强其他细胞的免疫功能
C.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直接将抗原消灭
D.与B淋巴细胞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体内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产生并成熟;T淋巴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使将抗原释放出来;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都有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B.②表示突触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突触小体组成
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上而下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等结构减少,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表示反射弧中的一个神经元,具有细胞的结构,②表示的是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故如图的兴奋在②处传递只能自上而下,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神经元和突触等结构减少,使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正确
B.②表示突触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小体是突触前膜的结构,所以选项错误
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上而下,正确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等结构减少,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突触的结构。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突触的结构及兴奋的传递。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