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二种体色,已知黑色对红色是显性。若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24%,?bb的个体占4%,其余个体的基因型均为Bb,则该种群中B与b基因频率分别为
A.36%、64%
B.57%、43%
C.24%、22%
D.60%、4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B基因频率=BB基因型频率+1/2Bb基因型频率=24%+36%=60%,b基因频率=1-B基因频率=40%。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是
A.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的
B.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隔离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共同进化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环境影响而使生物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可遗传,如射线使基因突变则可遗传,A错误。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B正确。有性生殖的实现了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正确。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环境。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某些生物是否是同一物种的依据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产生可育后代。常见的隔离类型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物种形成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突变和重组产生可遗传变异,经过漫长年代的地理隔离积累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会导致生殖隔离,但不是必然的。但也有些物种的形成没有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植物的产生等。故选B。
考点:物种和隔离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物种和隔离的概念,了解物种的形成过程和隔离的类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种产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Y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生殖隔离是物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A、B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与自然选择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