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酵母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观察。这次观察看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胞。则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是
A.1/4 h
B.1/2 h
C.1 h
D.2 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先求出在这段时间内的每个细菌分裂多少次。2n=16,n=4,4 h÷4="1" h。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B.赤道板出现的方向不同
C.纺缍体来源不同
D.核膜
E.核仁解体的时间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前期,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 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序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段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一个典型的真核细胞基因和一个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不能转录为信使RNA的区段
B.都有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C.都有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D.都有内含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原核细胞基因与真核细胞基因的不同点。原核细胞的基因在表达的过程中,不同区段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其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非编码区,非编码区是位于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DNA序列,它对编码区遗传信息的表达起调控作用。在这些调控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真核细胞的基因也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这一点是相同的。其编码区上游也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所不同的是,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其编码区被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分隔开来,成为一种断裂的形式,其中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外显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内含子,而原核细胞的基因则无外显子与内含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两种DNA分子(①和②)有相同的碱基对(1 000bp),但它的碱基组成不同,①含有44%的G+C,②含有66%的G+C。在DNA的①和②中各有多少T
A.340、560
B.240、480
C.560、340
D.480、24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于DNA是双链结构,所以DNA分子中各碱基的含量关系有A=T,C=G。由题可知,两种DNA分子均含有1 000个碱基对,①含有44%的G+C,即含有C—G碱基对的数目为440,因而A—T碱基对的数目为1 000-440=560;②含有66%的G+C。同理可以求出A—T碱基对的数目为340。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