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B.大草履虫放人瓶内第三天时增长速率最大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大约400只
2、综合题 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__________模型。

(5)结果分析: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______,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
(6)问题探讨:
①.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
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②.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连线题 酵母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生物之一,在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多个知识点,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①中,酵母菌与大肠杆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酵母菌具有____________。
(2)酵母菌通过②和③的过程都能产生CO2,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
(3)在④课题研究中,用特定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定时_____________,将培养液滴在___________上,经处理后观察和计数,最后建立了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_______。
(4)酵母菌在⑤中担任的角色是___________,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5)若选择酵母菌细胞中的质粒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时,与目的基因之间形成重组质粒通常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
(6)在⑦过程中,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7)酵母菌在⑧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过度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5、选择题 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