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用秋天发黄的叶片做“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在滤纸条上得到两条色素带,这些色素最可能是
A.叶绿素a与叶绿素b
B.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
C.叶黄素与叶绿素b
D.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正常色素带是从上到下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秋天发黄的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已经被破坏,所以只要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答案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降低了细胞的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故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AB正确。Na+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了细胞的吸水能力,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C错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及从文字中获取信息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
B.人的造血干细胞
C.蛙的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染色体数目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不断分裂的细胞,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蛙的红细胞是进行无丝分裂,无染色体出现,牛的精细胞是生殖细胞不再分裂,只有B选项中人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有丝分裂。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苹果果实产生CO2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也会呈现此图像
B.a点时只有无氧呼吸释放CO2
C.动植物中氧气被利用都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D.b点时的氧气浓度对贮存苹果最有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会呈现此图像,因为动物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仅有氧呼吸产生CO2,A错。a点时氧气浓度为0,所以只有无氧呼吸释放CO2,B正确。动植物中氧气被利用都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正确;b点时的氧气浓度,有氧呼吸微弱,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消耗有机物最少,对贮存苹果最有利,D正确。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呼吸作用知识的要点,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有可能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
B.叶绿体白天进行着ATP的合成,夜晚进行着ATP的水解
C.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减小
D.线粒体产生的CO2在光照时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全部扩散到细胞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当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时,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所以A正确。
叶绿体白天光合作用时,既进行着ATP的合成(光反应),也进行着ATP的水解(暗反应),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ATP的合成。在一定的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当呼吸作用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当或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线粒体产生的CO2在光照时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由于不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不吸收CO2,所以才全部扩散到细胞外。因此B、C、D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