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表为不同浓度PEG(聚乙二醇)处理芹菜种子60min后的各项生理指标,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EG对芹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
B.PEG能促进萌发芹菜种子对水份的吸收
C.PEG浓度为50 mg/L左右时对促进芹菜种子萌发的作用强
D.实验表明PEG是一种植物激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表格呈示的自变量为PEG浓度,因变量为发芽率、芽长、鲜重、干重。从发芽率角度看,在PEG浓度为50mg/L时较高,而低于此浓度时发芽率都低,高于此浓度时,随浓度递增发芽率逐步降低,故说明PEG对芹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因而A项正确;从鲜重角度看,其变化特点同发芽率的变化相似,故可说明PEG能促进萌发芹菜种子对水份的吸收,因而B项正确;从发芽率角度看,在PEG浓度为50mg/L时发芽率较高,浓度梯度还可再细分,因此结论最适浓度只能是某一浓度左右,故C项正确;从表中信息并不能看出 PEG是一种植物激素,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聚乙二醇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
B.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
C.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D.只能促进植物生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与浓度有密切关系,即低浓度时促进生长,而浓度过高时则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雷(P.M.Ray)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如将切段转入pH7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的伸长停止;若再转入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重新表现出伸长。基于上述结果,雷和克莱兰于1970年提出了生长素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B.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
C.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说明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故A正确;H+由细胞运出需克服浓度梯度,并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B错误;H+运出细胞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溶液的pH下降,故D正确;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可见只要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故C正确。
考点:本题以雷和克莱兰的实验为素材,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具有以下特点:
A.能迅速生长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产生生长素
D.储存着较多的有机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答案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C.植物的向光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均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黄化豌豆幼苗切段实验中,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再加上侧芽自身产生的生长素,使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受抑制,极性运输与形态学上下端有关,与光照无关,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生长均是高浓度促进生长,黄化豌豆幼苗切段实验中,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体现出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