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是
①毛霉 ②硝化细菌 ③酵母菌 ④根霉 ⑤乳酸菌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综合题 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如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DCPIP(蓝色)+H2O
DCPIP—H2(无色)+O2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min。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后试管1、试管2、试管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
(3)实验分析与思考: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能使DCPIP变为无色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在C4植物的叶绿体中,________(化合物)相当于DCPIP。C4植物较C3植物在光照强烈、干旱环境下仍能进行较强的光合作用是因为___________。
3、综合题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Ⅰ.提取叶绿素
绿色叶片
提取液→过滤液→浓缩液→叶绿素粗产品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______食品,否则__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在各种因素的调节下,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恒定的 C.⑦过程形成的氨基酸不包括必需氨基酸 D.在肝脏细胞中,②、⑥过程均可发生
5、填空题 下表1表示不同CO2%下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1)在下面的虚线方框内将表中数据转换为折线图。

(2)如何描述此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番茄幼苗在35℃、饱和CO2%下O2释放量比30℃、大气CO2%下的多______mg/(100cm2·s)。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