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硝化细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这是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贮存能量
D.释放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硝化细菌从氨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中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
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动物细胞或低等的植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故选D。
考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B.只要是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就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D.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只有通过主动运输能进入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B.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①必须是活细胞; 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
D. 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和质壁分离。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左图所示),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右侧a~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

A.c~b
B.a~c
C.a~d
D.d~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处于高于细胞液浓度的外液时失水皱缩,处于低于细胞液浓度的外液时吸水膨胀,所以当其处于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和吸水膨胀之间时,其细胞外液的浓度就接近于细胞内液。如上图c为失水质壁分离的状态,d无明显变化,所以,本题选D。
考点:渗透作用实验原理
点评:本题考察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渗透作用实验的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
B.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C.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枯草杆菌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P~P~P,A错;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叶绿体合成的ATP供暗反应利用,C错;枯草杆菌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溶胶,没有线粒体,D错。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