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DNA的复制的说法,错误是
A.以解旋后的两条链为模板,形成两条一样的DNA分子
B.所需要的原料有四种碱基
C.解旋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能量的直接来源为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DNA复制时所需要的四个基本条件分别为模板酶原料和能量,结果是形成两条一样的DNA分子;其中模板为两条DNA单链,原料为四种核苷酸,而不是碱基磷酸五碳糖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答案为B。四个选项所涉及的知识分别在课本不同地方出现,尽量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提高试题的综合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细胞质分裂?④联会?⑤交叉互换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⑤②③
D.①③②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形成子细胞,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量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假如种子已经消毒且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不动,b右移
B.a左移,b不动
C.a左移,b右移
D.a右移,b左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左侧装置中NaOH溶液吸收CO2,所以着色液滴a移动反映装置中O2含量变化;右侧装置中着色液滴b移动反映装置中O2和CO2含量差异变化,萌发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以a不可能右移,b不可能左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
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乙→甲代表的是分裂间期,主要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甲→乙代表的是分裂期,秋水仙素促使染色体数量加倍,是发生有丝分裂的前期,B正确。分裂间期中核糖体和线粒体的活动旺盛,C错误。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构成的
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大,A错误。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苷构成的,C错误。黑暗条件下细胞中基质也产生能量,D错误。本题选B。
考点:ATP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